关灯
护眼
字体:

163.第 163 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炉哈哈直笑。

    当时他娘柳宝林又惊又气,叫人把那内侍从雪里挖出来,又拉他进屋狠狠教训一通。

    他不服气,反驳道:“我不过叫人略施小惩而已,看他还敢不敢再不敬母亲!”

    他娘就抱着他哭了起来,说:“儿啊,你耶耶去了,你不可再像往日那样任性。”

    耶耶听着像爷爷,实际上却是时人对父亲的称呼。

    李元婴对生死之事还很懵懂,不太明白“耶耶去了”是什么意思,可看柳宝林哭得那么伤心,他只能乖乖保证再不做那样的事。

    到了夜里,李元婴还在气闷不已,翻来覆去睡不着,直至下半夜才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。

    就是在这时候,李元婴脑中出现了一个稀奇的任务系统,名字非常霸气:万界图书馆。

    更奇异的是,明明从来没见过更没学习过,李元婴居然能看懂里面的文字、听懂里面的语言。稍稍了解一下“图书馆”是什么玩意,李元婴对它就没了兴趣,书而已,无论他爹还是他皇兄都多得是。

    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,李元婴都没理会过这个万界图书馆,毕竟这图书馆还说他权限不够,要做任务才能打开,谁要费那个劲啊!

    直到有一次系统让李元婴试吃了一颗巧克力糖果,并表示要是他觉得好吃就去做任务,任务完成可以给他奖励一包!李元婴才勉为其难地在巧克力糖果诱惑下,找侄子李治借了一卷书,辛辛苦苦地把它读完。

    即便有巧克力糖果当诱饵,李元婴还是不太爱读书,三年过去都没录入十卷书——毕竟他又不缺吃喝,系统老用巧克力糖果引诱他,吸引力是会下降的!

    这次,系统表示只要他找到《九成宫醴泉铭》把它扫描进系统里,就给他一大瓶可乐。

    可乐,后世称为肥宅快乐水,听着不是什么好东西,不过李元婴试喝过了,确实很快乐!

    而且这个任务非常简单,说是扫描,其实就是他用眼睛去看一看,系统自然会接收到扫描件。

    比对过任务的付出和收获之后,李元婴决定去九成宫溜达一圈,顺便也跟着避避暑。

    李元婴只用了几个巧克力糖果,就成功说动小伙伴们去求李二陛下带上他。接下来只需要和李治他们一起去观摩一下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立即可以获得一大瓶可乐!

    轻松!

    快乐!

    美滋滋啊美滋滋。

    李元婴心情大好,和小伙伴们开起了小小的故事会,讲童话故事给侄子侄女听。前段时间为了树立身为叔字辈的威仪,李元婴还辛辛苦苦地读完了一卷《论语》,和系统换了本《王尔德童话》拿来显摆!

    据系统说,这本书里头的故事绝对是这个时代没人听过的,而且都是些非常温馨美好、老少咸宜的童话,在后世流传度很广、很受欢迎。

    李元婴信了,有板有眼地给晋阳公主她们讲了起来。

    皇家车驾一路走走停停,终于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抵达九成宫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记挂着自己几个年幼的儿女,遣人去把李治他们带过来。

    要说这么多儿女之中李二陛下最宠爱谁,那肯定是晋阳公主无疑。晋阳公主小名兕子,年纪虽小,模样却越出落越像她母亲长孙皇后。长孙皇后去后,李二陛下悲痛不已,时常把兕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。

    出发时李二陛下本来也想让兕子和自己同坐一车,兕子却提出要跟李元婴坐一块,因为李元婴要给他们讲故事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很好奇李元婴到底给他们讲什么故事,吸引力居然这么大!

    他这幺弟什么时候有这种能耐了?

    李二陛下这边正想着自己的混账弟弟,那边他派去的人也把兕子几人带来了,只是这四个儿女除了李治之外,剩下三个竟都哭成了泪人儿!

    兕子一见李二陛下,更是直接扑进李二陛下怀里,再一次伤心地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登时怒了:“雉奴,谁欺负你妹妹了?!”

    李治犹犹豫豫地说:“没有,是幺叔给我们讲了个故事。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不信,追问:“什么故事能把兕子她们全弄哭?”

    兕子这时候擦了泪抢答:“是快乐王子!”她抽噎着说,“快乐王子和小燕子都好可怜啊!小燕子的朋友还在很远很远的远方等着它呢,它却去不了了!”

    第十五章

    按照李二陛下的想法,乱世才用重典,韩非、商鞅的法典虽不算错,却是适用于动乱频起、民不聊生的时期。像现在天大大定,诸邦咸服,再用商韩之法着实不适合。

    尤其是,李二陛下上位的过程还有那么一点小争议,李二陛下更要卖力显示自己的宽仁与圣明、拒绝再做任何会让他背负更多骂名的行为。贞观初年李二陛下愤怒之下叫人把个大理寺的官员拖下去砍了,过后极其后悔,从此下令这类命令必须经过三次复核才能执行。

    所以说,李二陛下也是头一次当皇帝,他爹又是同是野路子出身,自然一切都要逐步摸索。

    德名这一块,是李二陛下最想补回来的。因此他重视儒家,每日处理政务之余常与朝中的学士们秉烛畅谈,讨论治国之术;重视修史与修书,派魏征、虞世南、房玄龄等饱学之士负责修纂史书与《群书治要》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