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章专事买卖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以后就按工匠的标准向生产队交工钱。

    作为生产队长的赖吴理,自然巴不得本生产队有更多的人外出去做手艺,这样就可以更多地增加生产队的现金收入,生产队的钱多了,自己这个生产队长当起来也就轻松多了,哪里都要钱,没有钱就是当起队长都窝囊。

    听朱世寿说他要出去学手艺,赖吴理装着舍不得的样子说:“生产队好不容易增加几个年轻劳力,你又要出去做活路。从生产队的角度来讲,真还舍不得你出去,生产队正需要你们这些全劳力。但能够外出学些手艺也好,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嘛!”能够得到赖吴理的这句话很不容易,朱世寿听了后很高兴,同时心里也感到踏实。

    停了一阵后,见朱世寿没有说话,赖吴理就又说:“按照大队和生产队的规定,三年学徒期,工钱按生产队去年每个工分的报酬交。去年生产队每个工分的报酬是一角一分八,那么今年在生产队正常出工的时间里,你每天就交一角二分钱给生产队。三年学徒期满后,就要按照生产队每个工分报酬的一点五交。也就是说每天要按一角八的工钱交生产队。我把这些规定先给你说了,以免以后牛皮。”

    在赖吴理的话里,说到了三个方面涉及农村中的一些习惯性的事项:第一个方面的事项,是有关学徒期时间问题。在农村,无论学什么手艺,学徒期都是三年;第二个方面的事项,是有关学徒工的报酬问题。按照农村里传统的做法,做学徒工的三年时间里一般是没有报酬的。只有遇到心地特别好的师傅,在逢年过节的时候,会象征性地给徒弟一点钱如五角或一块、二块等,以表示慰问;第三个方面的事项,是有关农村里的手艺人和生产队的关系问题。按照惯例,非学徒工做一天活路的报酬一般是两角,也有三角的。如果是两角钱的报酬,一般要交给生产队至少一角五到一角八;如果是三角钱的报酬,一般要交给生产队二角五到二角七。做工者本人多少也还是要得一点。这基本上是农村通行的做法。当然,在这个通行做法上,还要看各生产队的情况和做工都本人及家人和生产队长家的关系。如果生产队的情况好一点或者是和生产队长家的关系好一点,就可能只按这个最低标准交;如果和生产队的情况比较差或者是和生产队长的关系不好,可能就还要交得多一些,甚至把全部工钱都上交生产队。不过,就是这样,作为匠人来说,也还是有收益,至少,每天三顿饭算是为家里节约了。在生活困难的时期,能够把粮食节省下来让家里人多吃一点,就是最大的收益!

    农村请匠人的工钱标准,一般来讲,石匠、土匠、泥瓦匠的工钱要低一些,是二角五到三角钱一天,因为这几个方面的匠人做的活总的来讲技术性要相对弱一些。木匠、漆匠的活因为技术性要强一些,所以工钱要相对高一些,是四角到五角。所有工匠无论是在哪家做活,主人家都是要包每天三顿饭的。当然,也有不包吃的,但如果不包饭,每天的工钱就要高一些,如石匠或土匠等每天就要三角五到四角,木匠或漆匠等每天就要五角到六角。一般来讲,如果家里有人做饭,一般都愿意包吃。因为匠人跟主人家吃,主人家吃啥,匠人就吃啥,额外多不了多少。当然,不能吃得太差,至少三天要吃一次肉。对于要抽烟的匠人,主人家还要给匠人买烟,如果是买香烟的话,一般是三天一包;如果是买叶子烟,则基本上有一斤就够了。如果主人家不能满足这些,请的匠人就完全可能磨洋工,本来两天做得好的活,他可能给你做三天甚至四天,这样一来,主人家多余的都花去了。所以一般请匠人做活路,主人家对匠人都比较客气。当然,作为匠人,也不能太苛刻,太苛刻了没有人请。无人请,你就是有再好的手艺也等于无用。

    朱世寿以外出去当学徒为借口,不再在生产队上工,而是用全部精力去做倒买倒卖的生意。这也开启了他正式经商的历程。随着中央政策的越来越宽松,朱世寿走上的这条经营之路也越来越宽广。

    朱世寿开始的一段时间,主要是在龙台镇上去收购,然后到县城去卖。因为几乎是天天都在龙台场镇和县城之间的这条路上来回跑,多数时间在下午回龙台时,是在公路两边的农家去收荒,有些时候也在沿途及周围场镇如玉兴、南山、永安等几个场镇去转悠,如果发现那里有更便宜的东西就买来第二天到另外的地方去卖。

    如此倒腾不到一个月,朱世寿算了一个帐,自己就挣了一百一十多块钱。除去自己在外面吃饭所花的钱,再除去交生产队的三块多钱,朱世寿一个就净赚了八十多块钱。这样一来,不仅把他在朱翠花那里借的二十块钱还了,还剩下了将近六十多块钱。这要顶他们一家人在生产队劳动大半年的收入。为此,朱世寿拿了四十块钱给二妹朱秀蓉,让她给家里的所有人每人都打一件新衣服,包括朱翠花和朱秀珍,同时,还给幺兄弟朱世财寄了十块钱。就是这样,也还有十多块钱的剩余,朱世寿就把剩下的钱拿给李翠菊,让她存起来。

    可以说,仅仅这一个月,就让朱世寿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。尽管他每天跑得非常辛苦,但看到每天增加的钞票,心里还是乐滋滋的。几乎隔天他就在到馆子里去叫上一份回锅肉,也算是对自己辛苦的慰劳。

    不过,他一个月挣这么多钱的事,他对谁都没有说,包括对他妈李翠菊,朱世寿在拿钱让他妈的时候,都没有说自己这一个月到底挣了多少钱。一方面他担心如果有人知道了他一个月就挣了那么多钱,肯定有人眼红。另一方面他也担心,如果其他人知道倒腾蔬菜会这样赚钱,也会加入进来,这样,就等于是多一个人做这样的生意。倒腾的人多了,自然挣钱就难了。

    就这样,朱世寿就在东奔西跑中,几乎是每天都在场镇与县城或者是场镇与场镇之间穿梭,基本上每个月都有近百元的进益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