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9章 去芜存菁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还好没出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这里的景色很好,但基本上渺无人烟。一条大河蜿蜒而过,在大河西边百里外,便是海洋。这是一个适合建城的位置,但不太适合建古代都城,因为在防守上有一定的困难,不像天启城,位于一个盆地处,只要守住了几个关隘,天启城便固若金汤。

    不过,堡垒通常是从内部攻陷,再高的城墙、再好的地理位置,如果失去民心,朝廷终究会被取代。因此,皇帝和文武大臣才决定在此地建新都。毕竟,整个中州范围内,也只有这个地方最适合建新都。

    唐盛梁考虑的问题就没那么多,因为现代社会的城市基本上不考虑防守,再高再厚的城墙,也挡不住大炮、导弹,只会影响交通。从他的角度来说,这里更适合建城,甚至比旧都的位置还要好。当然,为了符合本地人的心态,新都会有城墙,但城墙会很宽、很平,在每个方向,都有好几个通往城墙的斜坡。这样一来,城墙就成为了一条快捷的环城公路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一切还只是设想,具体城池将建设成什么样子,还要看当地的地质条件。

    这里的空气比天启城还要好,鸟语花香,让人目不暇接。唐盛梁叹道:“这么漂亮的地方,都不忍心破坏了。我决定了,要把新都建成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,尽可能保持原有的生态和景观。”

    沈皓昱摇头道:“这里不比我们那里,城市里基本上不搞农业,所以可以留地盖公园。你顶多只能保住内城的风景,外城估计会被开垦成农田,以减轻京畿地区的粮食压力。”

    唐盛梁闻言一怔,说道:“能让内城漂亮得跟公园一样也好。”

   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唐盛梁等人决定现在就开始测绘,以得到最基本的数据。当下,四人各司其职,第一次用高科技手段对星力世界的地质进行勘探。

    远在京城的太子和皇帝知道了此事,立即派了五千侍卫过来保护,并提供了衣食住宿。另外,匠作院几乎倾巢而出,全都来协助四人勘探。

    匠作院的人见到这些设备后都目瞪口呆,高呼神器,看唐盛梁等人的眼光立即不同。江仁山以前不过只拿出水泥,就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,现在出现了不用马拉就能走的铁皮车,还有准确、方便的勘探仪器,让他们的脑子不够用了。

    经过最初的惊讶后,这些人爆发了强烈的学习热情,唐盛梁等人也乐得教会这些人使用设备,自己还要清闲一些。另外,出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,这些人为了能够动手操控设备,竟然进行了四班倒,日夜不停。

    江仁山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这里,他交出了自己的遥控飞机,让视力好的人操控。等到有人学会后,他便在山旮旯一钻,专心修炼去了。

    这么多人协同工作,勘探工作的进度大大加快。原本工部的那些人估计至少要三年的时间进行勘探,现在才两个月就完成了,而且完成的质量还比预估好太多,得到的地质参数也跟详细、准确。

    除开人多、干劲足外,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有了好的设备,胡时彦等三人准备的房车立了大功。

    连续工作两个月,大家都筋疲力尽,不少人清减了十斤以上。皇帝见到工程进度后龙颜大悦,决定大肆封赏,所有人都得到了一大笔赏钱,另有部分人升官。胡时彦便从六品的匠作院学士,升为从五品的匠作院教授。

    不过,唐盛梁和沈皓昱并没有升官,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,估计只有当设计完成时,他们才升官。不过估计那时也是两人离开匠作院,在工部任职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这两个月,江仁山对禁制的研究依旧没有太大的进展,他隐隐觉得,必须把禁制归纳出一个体系,分析每个禁制,找出里面最基础的东西。只有把最基础的东西把握住了,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。只是,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归纳出体系的人,必然对这一领域极为了解。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,一方面只有弄懂了,才能归纳体系,但另一个方面,只有归纳出体系了,才能弄懂。

    不过,这并非绝对的,科学理论也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完善起来的,如果江仁山肯花时间,也会对禁制越来越了解,最后总结出其中的规律。问题是江仁山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在无目的的探索上,他想一击即中。

    “苦恼啊。”江仁山心中暗叹。前人给出了如此多的禁制,却没解释这些禁制为什么是这样存在的,又是如何组列在一起的,仅仅是把禁制一代代的往下传。传到最后,附加的无用禁制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复杂,想要去芜存菁,找出其中最根本性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难。江仁山目前要解决的问题,就是为禁制瘦身。(未完待续。。)

    ...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